您好,欢迎来到成都企业联合会官方网站!

首页 >> 企联动态 >>企联动态 >> 8+28!成都产业建圈强链有重要调整
企联动态
更多
详细内容

8+28!成都产业建圈强链有重要调整

近日

《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3年工作要点》
(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正式印发
标志着成都产业建圈强链
迎来全新“路线图”“施工图”


01

《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方案》


 8个产业生态圈,28条重点产业链 

 成都建圈强链迎来全新“路线图” 

↓↓


方案显示,聚焦实现城市战略目标、支撑城市核心功能、构筑产业比较竞争优势,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等趋势,成都着力布局构建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现代交通、绿色低碳、大健康、新消费、现代农业等8个产业生态圈,捕捉前沿技术和热点赛道主攻28条重点产业链,推动成都迈向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方案指出
👇👇👇


成都将进一步健全“链长+牵头市级部门+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为架构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清单,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此外,成都将对产业建圈强链工作开展评估问效工作,形成全市上下“以评促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优化调整“圈”与“链”

体现融合和细分两大趋势


为何要对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


“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趋势,结合成都经济发展实际,通过做大做强相关产业,为成都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优化调整生态圈和产业链体系,布局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现代交通、绿色低碳、大健康、新消费、现代农业等8个产业生态圈,主攻28条重点产业链


一个产业生态圈囊括了几条重点产业链,少则包含2条重点产业链,多则包括6条重点产业链以新消费产业生态圈为例,包括旅游业、文创业(含数字文创)、会展业、体育产业、音乐产业、美食产业(含绿色食品)等。


1681466366693887.png


成都此前构建了12个产业生态圈,瞄准26条重点产业链发力。经过优化调整之后,产业生态圈数量减少到8个,形成了28条重点产业链。此次优化调整,尤其在重点产业链方面,产业划分更加细化,例如,明确打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高端诊疗、金融科技等重点产业链。


“比如,在成都,以牙科、医美为代表的高端诊疗产业链一直在稳步发展且形成了比较优势,现在明确将其确定为重点产业链。”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此次优化调整旨在推动实现链与链之间的交叉融合,尤其通过产业链细分,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行业化的政策,“在工作方向上更加明确的话,相关部门、产业资源、市场主体就更加清晰地知道应该在这条产业链上营造怎样的场景和生态”。


实现部门协同、上下联动

聚焦“四链融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推动产业建圈强链需要体制机制保障,成都进一步明确链长、重点产业链牵头市级部门、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的工作责任,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如何发挥链长作用?


方案细化了工作路径。链长将牵头组织研究产业前沿发展趋势,指导编制重点产业链“产业图谱”、形成“5+N”产业生态清单,对产业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等进行指导;牵头推动产业联盟建设,搭建政府与“链主”企业、“四上”企业交流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听取市场主体意见,完善专项产业政策。


建圈强链涉及部门较多,如何形成工作合力?


方案提出,重点产业链牵头市级部门要开展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动态更新产业图谱、“5+N”产业生态清单;制定重点产业链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和统筹推进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评估重点产业链发展情况;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制定专项产业政策,构建“一链一政策包”体系。


多个“圈”与“链”落地在区(市)县,将推动成都“三个做优做强”。对此,成都将按照全市产业总体布局,建设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方案指出,实施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力推动重大项目招引促建,精准匹配土地、资金、能源、载体等资源要素


1681466417385610.png


成都还注重对建圈强链开展评估问效,尤其聚焦四链融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5+N’产业生态、企业‘四上’培育等共性重点任务细化为具体指标,兼顾不同产业链特性指标。”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通过“目标导向—月季监测—年度考核—优化提升”闭环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目标任务落地落实,突出产业发展实效开展综合评估。

一图了解调整后的“圈”与“链”
👇👇👇

1681466499649176.png

02

《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3年工作要点》


“施工图”出炉!
 2023年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这样“出招”
↓↓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
规上服务业企业500家以上;
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
新增上市企业后备库入库企业100家以上
新增上市公司15家以上
……

《工作要点》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推动市委市政府产业建圈强链部署要求落地落实,从9个方面细化提出30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制定《成都市2023年产业建圈强链目标任务分解表》。


实施“四链融合”链主培育行动

开展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23年,成都将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提升市场主体质量。包括实施企业“四上”攻坚行动、实施“四链融合”链主培育行动、实施“链主+配套”融通发展行动、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4项具体任务。


《工作要点》指出,推动企业“上规”,成都力争新增规上(限上)企业数量不低于去年水平,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500家以上。争取企业“上榜”,成都将积极对上争取工信部、科技部等支持,全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


建圈强链离不开链主企业引领带动,对此,成都将实施“四链融合”链主培育行动,建立“链长”及其专班组织实施、产业联盟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参与的示范“链主”企业评定机制,2023年筛选培育一批四链融合发展示范“链主”企业。


在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过程中,成都将全力攻坚重大项目,精准推动强链补链延链。《工作要点》显示,成都全年力争新招引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380个。创建国家、省、市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0个以上,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不少于100个。


成都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增强产业发展动能,一些目标已经明确。成都全年开展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50项以上,聚焦量子科技、IT+BT、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前沿新兴技术研发项目30项以上。此外,成都将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


此外,成都将强化财金互动赋能,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工作要点》指出,成都将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对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捕捉未来产业的重要作用,9月底前,设立成都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开展“投新、投早、投小、投硬”。

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

积极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


人才是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的“关键一环”,成都将引育产业领军人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成都将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力资源协同提效工程、实施产教融合工程等3项具体任务。


如何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


《工作要点》指出,成都将加大产业领军人才引育力度,将人才评审权赋予“链主”企业等市场主体,“链主”企业可直接推荐人才入选,10月底前,遴选培育产业领军人才260余名。


成都将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推动融合集群发展。在此背景下,成都将发挥产业联盟资源整合作用、大力提升供应链安全稳定性、打造产品宣传营销推广平台。


《工作要点》明确,精准匹配资源要素,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对此,成都将提升集约节约用地水平。《工作要点》显示,加强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处置,开展“亩产论英雄”评价,以土地开发率、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等指标为标准开展评价。支持有产业园区运作经验的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和“链主”企业自建多层厂房,积极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6月底前出台《关于推动“工业上楼”的实施意见》。


成都还将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夯实产业承载能力。这项工作包括加大园区承载能力建设、强化智慧化园区建设、推动市场化园区运营等3项具体任务。


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成都将完善推进机制,强化跟踪问效。其中,开展12345产业建圈强链“蓉易见”系列活动,“链长”牵头搭建政府与“链主”企业、“四上”企业交流平台,听取市场主体关于产业链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产业链交叉融合、拓展新领域新赛道等方面的意见和诉求,协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一图了解工作要点
👇👇👇
1681466555394779.jpg
(来源:成都工业和信息化)


seo seo